高溫季節觀賞魚疾病的預防要點
高溫季節觀賞魚疾病的預防要點
在人工投餌中,在魚類的生長旺季不按照魚的需要量隨時調整投餌量,魚類的正常生理機能活動的消耗得不到及時補充,或者餌料時有時無,造成時飽時饑或攝食不均,也是發病的原因之一。

在高溫季節,如不保持水質清新,魚吃剩下的殘餌草渣不及時撈除等,也易使魚生病。
在以施肥為主的養殖方式中,施肥的種類、數量、時間和處理方法的不同,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如投放過多未經發酵的糞肥,在分解過程中消耗大量的溶氧等易使水質惡化。
在池塘養殖中用大草發酵漚肥,如用量或處理不當也易惡化水質,誘發。
魚種在期間,若整個冬季不投餌,魚體內部積累物質消耗過度,到了春季,魚體極度瘦弱、貧血,容易發病,嚴重則引起死亡。
水草養殖不當可導致觀賞魚疾病
在養殖觀賞魚的時候我們習慣性的會養殖一些水草,不僅美觀好看,讓家里充滿生機,而且對于魚類也有一定的好處,但是有時候水質會因為植物的生長問題而受影響,所以對于水草的養殖要注意以下幾項問題。
一、魚類改變水族箱中的水質

加入水中的人工飼料,對魚類及水質都有絕大的影響。魚類會消耗氧氣并釋放大量的化學物質,如:
尿酸、氮化合物等。水中的細菌會分解這些物質的大部分,并將之轉化為礦物質。當然,在分解的過程中亦得消耗大量氧氣。慢慢地,水中的硝酸鹽和磷酸鹽含量就會升高,而碳酸鹽硬度及酸堿值就會下降。
二、水草改變水族箱中的水質
蔓生的綠色植物,尤其是莖狀植物在白天會消耗二氧化碳,而全天都會消耗氧氣以及有機礦物質。光合作用白天會釋放氧氣并吸收二氧化碳而導致水中pH值的升高,葉面上也會出現碳酸鈣的沉淀。水中餌料過多的話,有時會導致植物生長停滯,待植物死亡后,其中貯藏的養分如淀粉等會釋放于水中,致使水中養分增高,氧氣含量則銳減。
三、何謂水族箱中的生態平衡
很多人深信。只要在水族箱中放養一定的魚和植物。
水族箱內的生態便可永保平衡穩定。
其實并非如此。
如果照那種方法來做的話。
水族箱里的生態絕對是一種傾斜--面倒的現象。
第一種可能是:
魚類占據了整個水族生態的優勢。
它們藉著充分的養料而大量繁殖,所排泄的過多廢物和毒素卻阻礙了植物的生長。
混濁的水質更促成了藍藻、菌類及鞭毛藻類的過度繁衍,最后,這些藻菌會壓倒植物而和魚類稱霸整個水族箱。
第二種可能是:植物占了優勢。它們消耗掉大部分的二氧化碳,造成碳酸化合物增加,而魚類及細菌的養分都大量減少,最后整個水族箱生態均被迫停止生長。
為什么一開始妥善的安排,竟會演變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結果呢?那是因為我們根本就不該奢望能一勞永逸地保持水中生態的平衡。
如果水中的生態失衡而呈一面倒的現象,用肉眼是很容易辨識出來的,問題是那時已回天乏術了,所以,一有失衡的傾向時,就應該密切注意。若要測知目前水中的優勢是魚類、藻菌或植物,可用滴定檢驗法。當水中磷酸鹽含量高于0.1ppm且硝酸鹽含量大于30ppm時,表示魚類占了優勢;反之則表示植物占了優勢。
水中缺氧時,最明顯的現象是早上發現魚缸里飄浮著死魚,或是魚兒們在水面痛苦地掙扎呼吸。水中若是缺乏二氧化碳,則會在植物葉面或底部發現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同時水的pH值也會升高。
四、氧氣的需求
在植物占優勢的水族箱內,要加裝水流循環裝置,促使植物形成的氧氣完全溶解于水中,讓魚類及菌類都能得到供應,并可保持水質的清澈。而在魚類占優勢的水族箱中,則要加裝流通式濾水設備、噴水裝置以及滲透式裝置,一方面可過濾水中過多的排泄物及毒素,一方面則可增加水和空氣接觸的機會。
五、二氧化碳的需求
如果水中栽培的植物不多,而照明設備微弱,那么水中的二氧化碳倒是不虞匱乏;但若種了太多生長快速的綠色植物或色彩鮮麗的植物,最好定期在水中放置少量的干冰,以防二氧化碳之不足。
六、植物所需之有機肥
在魚類占優勢的水族箱中,含有大量主要的有機礦物性養分,此時植物需要一些稀有微量元素肥料,如鐵化物等,以促進其生長。反之,在植物占優勢的水族箱中,幾乎沒有硝酸鹽和磷酸鹽的存在,因此必須小心施放餌料,以促進魚類之生長。但是不要使用含氮、磷質的飼料,因為這些成份太強,會殺死水生植物。
七、水族箱中的過濾工程
裝置過濾設備有幾個好處,其一是它能清除水中污濁的成分,使水質看起來美觀清澈;再者它可以防止污泥或細砂粒沉積在植物表面;此外,它還能促進水的持續流動,使魚類及植物所需的養分,均可充分地散布水中;負責分解排泄物和毒素的細菌,也會寄居在過濾設備上,而不致散布水中,對魚類產生威脅。
很多人認為換水是極其麻煩的事情,所以一味的疏忽魚缸的水質,其實對于對于觀賞魚來說還有什么比水更重要的嗎?所以定期的換水對魚兒和水草都有一定的好處。
如何預防觀賞魚疾病
觀賞魚生病是最讓我們頭疼的一件事,因為對于觀賞魚疾病的治療并沒有專業的醫療機構,很多養殖者全憑借經驗為觀賞魚治療疾病,其實,治療固然重要,最要緊的還是日常的預防,預防的工作做好會減少很多觀賞魚疾病,也會為養殖者省去大麻煩。
一、水族箱要大魚要少
也就是養魚的密度要相對小一些每公升水養1cm的魚,這個的養殖密度是很多前輩總結出的經驗大家不可不知也。你大可以再將密度放低一點也不是不可以嗎。
二、過濾器的安排
有的朋友剛開始養魚的時候會只買一個空氣泵。
認為水中缺氧了就打打氣,水渾了就換水。
買不買過濾器無所謂。
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
我們在七彩的豢養之器材篇里講過,現在意義的過濾裝置是指的生化過濾。
不再是簡單的將水中的雜質去掉。
而是建立一個良好的以微生物來消除水中的有害物質的循環系統來改善水文環境的方法。
屬不可不準備的系統。
以我的經驗來看,過濾通道的落差應該做大一點,長一點。
第一道用粗濾棉濾除雜質,再經過生化濾棉、生化球或者是陶瓷環等硝化細菌附著基的過濾,讓它們上面附著的硝化細菌發揮作用。
再經過活性炭的過濾去除氯、鎘等有害元素。
最后再經過一道濾棉的過濾回到水族箱里。
這種過濾環節是我養魚的經驗。
因為,為了省錢我一般不用成品過濾器,而是自己組建過濾裝置。
這樣會便宜很多。
三、水流的速度要高一點
這一點要根據魚的品種而定。你養的是文水甚至是不動的水里出產的魚你總不能用大水去沖它們吧?這里是指的在其能承受的水流上盡量的將循環水流搞大一點。以模擬自然的水流狀況。
四、就象標點朋友在留言版里說的:
懶人不能養魚
養魚的人必須養成良好的每日監視檢查水質和魚的生活狀況的習慣。
這項工作很枯燥。
但你必須得這樣做。
仔細檢查水的酸堿度、亞硝酸鹽的含量等水文指標。
觀察魚的身體上有無異狀。
魚的形態和動作有無不妥。
在初期發現魚是否染病并防止傳染。
我的幾個買魚的朋友就說過,只有每天回家后在魚缸前一下子就坐上
1、2個鐘頭并且眼都不眨的盯著魚看的人才算是進入了狀況的人。
哈哈,也沒那么夸張啦。
但每天堅持觀察,并且最好是做一下觀察日記是有必要的。
五、堅持每三到七天換一部分水
老水固然是養好魚的關鍵,新水對魚及水草的新陳代謝的刺激作用卻也是必不可少的。
六、餌料的控制和消毒
這一點對投喂天然活餌的朋友們極為重要。
前段時間不少朋友Mail給我,問為什么我說不能用絲蚯蚓喂七彩,可他用了也沒發現不什么不對。
關于這一點,我想請大家看一看天然絲蚯蚓的產地。
在農村或者是工廠旁邊的污水溝里,水深3-5cm的水面下的淤泥里就是天然絲蚯蚓的聚居地。
大家都應該知道這樣的地方農藥或工業污染極為嚴重。
尤其是絲蚯蚓對金屬鎘免疫,并且在它們吸收后會在它們的體內沉積。
這樣的東西你說對魚有沒好處?當然在做好消毒和漂洗后少量喂養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這個消毒和漂洗的工作一定有做到很好才行。
以上六點就是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內容,只要大家熟知這些技巧,相信在養殖觀賞魚的過程中會更讓你得心應手,再也不用太為觀賞魚生病的事情而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