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打印病
金魚打印病
金魚打印病,病原:

點狀氣單胞菌點狀亞種。
該菌生長適溫為28
0C左右,65℃時半小時死亡,適宜pH為3-11。
②危害與流行情況:主要危害鰱、鳙魚,魚種和親魚均受害,親魚更易受感染。
患病嚴重的魚池,發病率可高達80%以上。
病程較長,一般雖不引起病魚急性大批死亡,但嚴重影響魚的生長、商品價值及親魚的催情產卵:病情嚴重時可引起病魚死亡。
全國各地都有流行,一年四季都有發生,尤以夏、秋兩拳最為常見。
③癥狀:病灶主要發生在背鰭和腹鰭以后的軀干部分:其次是腹部兩側;少數發生在魚體前部,這與背鰭以后的軀干部分易于受傷有關。
患病部位先是出現圓形、橢圓形的紅斑,好似在魚體表加蓋紅色印章,故叫打印病。
④防治方法:注意保持池水清潔,避免寄生蟲的侵襲;謹慎操作,勿使魚體受傷,均可減少此病的發生。
a.外用藥同細菌性爛鰓病。
b.親魚在人工繁殖前后患病時,可在病灶處涂1%高錳酸鉀水溶液擦洗;或用紗布吸干病灶上的水分后,用金霉素或四環素藥膏涂搽。
c.肌肉或腹腔注射硫酸鏈霉素,每千克魚為20
mg;或注射金霉素,每千克魚5000國際單位。
觀賞魚打印病的治療方法
觀賞魚打印病又稱腐皮病,病原體為點狀產氣單孢菌點狀亞種。由于魚打印病的病程長,發病率高,會嚴重影響到魚類的生長發育,會給養魚者帶來很大的損失。那么一旦發現觀賞魚患病后應該如何進行治療呢?
1、池塘水深1米時,每667平方米用滅毒靈100克~150克或二氧化氯200克或海因寶200克對水全池潑灑,病情嚴重時隔日再用1次。

2、池塘水深1米時,每667平方米用干煙葉1.5公斤,加開水10公斤~15公斤浸泡4小時,或煎汁對水全池潑灑。
3、池塘水深1米時,每667平方米用苦參2公斤,加水10公斤煮沸30分鐘,全池潑灑,每天1次,連用3天。
4、每立方米水體用菌毒凈0.4克~0.5克或二溴海因0.2克~0.3克對水全池潑灑,連用2天。
5、每立方米水體用漂白粉1克或生石灰20克,化水全池潑灑。
6、每50公斤飼料添加氟苯尼考或大蒜素100克投喂,每天投喂一二次,連喂3天~5天。
7、按飼料量添加1%的百菌消投喂,飼料投喂量為魚體重的3%~5%,日喂2次,連喂3天。
8、每100公斤魚用三黃散50克拌飼料投喂,連喂3天~5天。
9、每100公斤魚用鮮地錦草、魚腥草各400克,加雄黃60克,搗爛拌飼料投喂,連喂3天~5天。
10、患病親魚,可用高錳酸鉀或碘酒或雙氧水擦洗傷口,除去腐爛的組織,然后涂上消炎藥膏。
觀賞魚打印病的癥狀表現
觀賞魚的打印病又稱腐皮病,本病是鰱、鳙魚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在全國各地均有散在性流行,在發病池中,感染率可高達80%以上,所以飼養時預防是非常重要的。
病魚患病部位通常發生在背鰭和腹鰭基部以后的軀干部分,尤其是肛門附近的腹部兩側,少數發生在魚體前部。
親魚患病部位不固定,全身都可能出現病灶。
發病初期,患處皮膚、肌肉發炎,接著開始腐爛,中間部分鱗片脫落,腐爛表皮崩解脫落,露出真皮,出現紅斑,病灶呈不規則圓形、卵圓形或橢圓形,邊緣充血,好像在魚體表皮上蓋了一個紅色印章,故俗稱“打印病”。
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病灶直徑及深度均逐漸擴大,形成鍋底形小洞,嚴重時肌內爛穿,露出骨骼和內臟,病魚很快死亡。
親魚感染后,性腺往往發育不良,懷卵量下降,催產成功率降低,甚至當年不能催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