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養羅漢魚有哪些注意事項
飼養羅漢魚有哪些注意事項
1、飼養羅漢魚時,最好不要混養或群養。因為羅漢魚的攻擊力比較強,最好單養。

2、其次是要注意溫差,尤其是換水時的溫差,最好不要超過2度。
3、最后要注意活體餌料的消毒。因為活餌一般都有細菌或寄生蟲,所以需要經過消毒之后,才能給羅漢魚喂食。
孔雀魚生小魚有什么注意事項
孔雀魚要生小魚的時候建議在缸內放置水草和石塊讓小魚進行躲藏,否則孔雀魚在生產完后可能會吃小魚,并且在生產完后,需及時將親魚撈出來隔離飼養。
在孔雀魚生產期間,飼養者需將水溫控制在25℃以上,并提供充足的氧氣。在生產前最好不要換水,避免環境的波動降低魚崽的存活率,在生產前一天還需停止喂食,避免污染水質。

在幼崽出生的前幾天可喂食蛋黃水或是豐年蝦卵,三天之后可喂食水蚤補充營養,每天喂食4~6次就可滿足幼崽生長的需求。
孔雀魚的繁殖要點與產后管理注意事項
孔雀魚在繁殖期有很多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可能會因為水溫、水質把握不好造成造成孔雀魚繁殖失敗,所以控制好水的溫度和質量是繁殖孔雀魚的基礎,其次對于孔雀魚產后的護理也是不可忽視的。
一、孔雀魚如何繁殖
1、小幼魚出生前,PH須在4.5~
5.
5,出生后須在5.5~6.5。
2、產卵后至小幼魚被搬離的一段時間,親魚不被喂食。
3、親魚只能提供乳汁6~7天,否則會過勞影響身體狀況。
4、小幼魚出生的第13~14天便須被撈起到大缸養育。
5、親魚于幼魚搬離后有3~4天的休息,跟著有可生產下一批小魚。
6、親魚會連續這樣生產約11次。
7、11次里,頭3次多不成功。
8、一生里雌魚總共可生產22~25次,但生產11次后要休息很長一段時間才開始
第二期的排卵。
二、孔雀魚產后如何護理
1、母魚生產時基本不會吃仔魚,注意力不在這,所以沒必要生一條撈一條(某些愛魚心切的新手注意啦),這很容易造成母魚緊張反而半天都生不完。關燈、放點水草都會幫助仔魚躲避。
2、產完盡快母子分開。覺得母魚腹部明顯變小,絕大部分小魚都自然游動,甚至母魚有追逐仔魚的傾向時,即可移走仔魚(最好是帶水移動,就是舀,不是倒啊),注意用等溫的原缸水。要是移走仔魚后擔心母魚還在生產,就繼續保持環境昏暗。
3、確定生產完畢、移走所有仔魚后,母魚適當換水,以稀釋胎水的污染。等溫原缸水可放膽換大半,前提是原缸水的水質要好。新水的話可分次少量地換。保持水質清爽是貫穿整個養孔雀的過程的,以下不贅述。然后就是正式的靜養階段。
4、靜養的隔離容器切忌過小(產仔容器也是),以一條母魚3升以上為佳。有小號水妖精打氣更好。注意防跳缸,幾條產后母魚一起靜養也行,容器換個大點的,水的打氣量也要跟上,就是不能讓公魚追。在原缸里使用隔離網箱也行,可以保證水質,那些咖啡杯大小的隔離盒就算了吧。
5、仔魚該怎么喂就怎么喂,母魚開小灶喂食活餌,這是重點,補充足量的蛋白質。豐年蝦凍血蟲鮮紅蟲均可,干料活餌結合也可,只喂干料就要喂質量好的。一天兩到三次,可適當飽些。每次投喂,干料3分鐘內吃完,活餌5分鐘內吃完。投喂量要多摸索。
6、隔離靜養期間如有必要也要抽便換水。別因為就養那么幾天就懶了,容器小水質惡化很快,而且產后母魚抵抗力降低,稍有不慎就夾尾了。
7、注意保溫,尤其是換水時。理由同上。
8、正值青壯年的母魚,一般靜養3天就足夠了。7個月以上的老魚就看情況吧。產后即凹肚的母魚就不必折騰了,沒有下一胎的。
9、適當過水后回歸原缸。
孔雀魚繁殖小魚以后要把小魚和母魚分開,因為母魚很可能會攻擊小魚,在放回原來的魚缸之前,一定要對魚缸和孔雀魚進行消毒,以免感染細菌造成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