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鱷魚龜的品種資料介紹
關于鱷魚龜的品種資料介紹
鱷魚龜原產北美洲和中美洲,它以體壯多肉而聞名于世,因此還被稱為肉龜,是歸類中罕見的珍惜品種。肉龜還可以被食用,這種龜肉質細膩香酥鮮美且無異味,滋補作用十分明顯,可通任脈助陽道、補陰血、益精氣,凡久病后精血虧虛、疲勞乏力、久癱痿弱、虛癆咳嗽均有顯效,也特別適合產后進補、貧血失眠和腦力衰退者食用。

鱷魚龜可以在2-38攝氏度的水中正常生活,而且當溫度在1攝氏度以上時就可以正常過冬。鱷魚龜也有冬眠的習慣,當氣溫低于12攝氏度時就會逐漸進入淺冬眠的狀態,溫度低于6攝氏度時進入深度冬眠。而當水溫達到15-18攝氏度時,就會蘇醒并開始正常飲食。對于鱷魚龜來說,20-33攝氏度是其最佳的活動覓食溫度,而在28-30度是它最佳的生長溫度。一旦氣溫高過34度,它們就會伏在水底或者泥沙中消暑。
鱷魚龜被分為大鱷龜和小鱷龜,它們之間的生活習性基本相似,平時在水中溫順不好斗,但是一上陸地就會變得能猛沖猛咬,比較好爭斗。大鱷魚龜雖然體型龐大,但是能迅速的扭頭襲擊其它的動物,而小鱷魚龜就能連同身體扭頭轉向尋找攻擊目標,甚至追咬。鱷魚龜的食性比較雜,而且偏肉食性,它們的食物主要以魚、蝦、蛙、蠑螈、小蛇、鴨、水鳥,間食水生植物,掉下的水果為主,而且鱷魚龜更喜歡在夜間活動捕食。
關于木瓜魚的資料介紹
木瓜魚也叫金娃娃魚,是屬于比較特殊的海洋生物之一,其身體滾圓且臃腫,腹部漲大,一對突起的大眼睛非常有神,魚體呈鮮艷的黃綠色,上面散布著黑色或綠色的斑點。它具有生殖洄游習性,游動時顯得比較笨拙,性兇殘而膽小。它們的食道構造特殊,金娃娃魚在遇到敵害或受驚嚇時,會吸入空氣和水,使胸腹部膨大如球表皮小刺豎立,浮于水面裝死,以此自衛,待安全后,它們會迅速排放胸腹中的空氣與水后快速游走。此外,它們還有咬齒習性,被捕后會發出“咕咕”響聲。
產地: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西部的珊瑚礁海域
體長:10-
15cm,鲀全身金黃色,體表密布黑色圓點
科種:箱鲀科
背鰭后移到尾柄,與臀鰭上下對稱。
眼睛位于頭頂。全身被一個堅硬的骨板外殼所包裹,不能活動。
只有嘴部和尾柄露出殼外,可自由活動。魚體游動緩慢。
飼養水溫26-27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1.
023,海水ph值8.0-8.
5,海水硬度7-9度dh。
其餌料有冰凍蝦肉、水蚯蚓、海水顆粒飼料等。
當遇到驚嚇時,魚體會發出毒素,不可和其他魚混養。
孔雀魚的有關資料介紹
孔雀魚體型修長,后部惻扁,有著非常漂亮的尾巴,該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今天我們就來介紹有關孔雀魚各個方面的相關知識!
一、孔雀魚的形態特征
該魚體形修長,后部惻扁,有著非常漂亮的尾巴,該魚雌雄魚的體型和色彩差別較大。
雄魚身體瘦小,體長4~5厘米。
背鰭較長,卜靖尖狀,尾鰭寬而長約占全長的二分之一以上,尾柄長,大于尾柄高。
根據其尾鰭的形狀,何分為上旬尾、下劍尾、雙劍尾、琴尾、針尾、圓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剪尾、尖尾)大尾等品種。
其身體及背鰭、尾鰭的顏色五彩繽紛,主要有紅色、藍色、黑色、黃色、綠色、虎皮色及雜色等。
有些雄魚撇尾旬上有藍黑色小圓斑,像孔雀的尾翎,故名。
雌魚身體較粗壯:
體長可達7厘米左右,體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鰭和尾鰭的顏色較雄魚遜色得多
孔雀魚是熱帶魚中最普通、最為人們喜愛飼養的一種魚。
它體小玲瓏,活潑好動,雄魚體長3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鰭占身長的2/3左右;雌魚體長可達6厘米,其尾柄及尾鰭占全身的1/2以上。
雄魚體色斑斕多彩,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基調色為淡紅、淡綠、淡黃、紅、紫和孔雀藍等。
尾鰭和體腹上有藍紅色圓斑,其周圍有淡色環紋,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得名。
背鰭短而高,尾鰭寬而長,并有琴尾、圓尾、上劍尾、下劍尾、叉尾、方形尾、火炬尾、齒尾、大尾等各種形狀。
雌魚較雄魚體色遜色得多,多為單一銀灰色,尾鰭上雖有一些花紋,均沒有雄魚的鮮艷。雌魚的各鰭均較雄魚的短,但體長約為雄魚的2倍。
孔雀魚的繁殖力很強,經過人們長期雜交培育,產生了許多花色品種,千姿百態
二、孔雀魚的繁殖
孔雀魚屬卵胎生魚類。繁殖力強,性成熟早,幼魚經3-4個月飼養便進入成熟期可以繁殖后代,性成熟遲早與水溫高低、飼養條件密切相關。
孔雀魚繁殖時要選擇一個較大的水族缸,水溫保持在26攝氏度。pH6.8-7.
4,同時要多種一些水草,然后按1雄配4雌的比例防入種魚。待魚發情后,雌魚腹部逐漸膨大,出現黑色胎斑;雄魚此時不短追逐雌魚,雄魚的交接器插入雌魚的泄殖孔時排出精子,進行體內受精。當雌魚胎斑變得大而黑、肛門突出時,可撈入另一水族箱內待產。
雌魚產仔后,要立即將其撈出,以免吃掉仔魚。或者要塑料片圍成漏斗狀隔離墻,侵入水中,將產仔雌魚放在漏斗中,使仔魚產出后從漏斗下空洞掉入漏斗外水體,雌魚就吃不到仔魚了。
孔雀魚每月產仔一次,視雌魚大小,每次可產10-80尾仔魚,一年產仔量相當多,故有“百萬魚”之稱。繁殖時應注意,同窩留種魚不要超過三代,以免連續近親繁殖導致品種退化,使后代魚體越來越小,尾鰭變短。最好引進同品種魚進行有目的遠緣雜交,以防次品種退化,達到改良品種的目的。但孔雀魚壽命很短,一般只有2-3年。
三、孔雀魚的習性
孔雀魚性情溫和,能和其他熱帶魚混養,平時活潑好動,雌魚受驚后及易跳躍。
四、水溫
孔雀魚可以接受的水溫從18℃到34℃,如果低于18℃比較容易發生一些狀況,例如:食欲不振、精神痿糜、也容易感染水霉等疾病,所以可視個人情況決定是否使用加溫器。
至于夏天室溫常常高于30℃以上,加上天氣熱,飼主通常會較懶得換水,因此水中飼料殘存、排泄物、亞硝酸等濃度皆會快速提高,到達威脅孔雀魚生存的地步。
而且高溫伴隨而來的是孔雀魚的代謝速率過快,造成體內鈣質的大量流失,因此大型的老母魚很容易出現脊椎彎曲的情形,彎曲越大,越容易壓迫內臟威脅孔雀魚的生存。
要解決這個問題釜底抽薪的方法就是降低溫度,降低溫度的手法有很多,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在家里開冷氣,缺點就是要負擔較多的電費,另一種方法較為經濟,但是比較辛苦,就是“常換水”,如果可以每天換水,多少可以降低幾度,而且更可以讓孔雀成長快速、魚體健康,可以說是一舉數得。
五、PH值
最適合孔雀魚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間,水中的酸堿值對孔雀魚的影響相當大,酸堿值是對數的形態,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對于人類只是小小的“1”的差距,對孔雀魚而言恐怕已經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飼養者換水次數少,久而久之,水質早已因為各種因素轉變為酸性,此時如果突然大量換水,勢必會造成孔雀魚相當大的沖擊。
六、硬度
孔雀魚喜歡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雖然如此,但是以版主個人認為,水的硬度對孔雀魚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拿兩個飼養孔雀有相當歷史的國家:德國和日本做為例子,德國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質皆為軟水,而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條件都可以將孔雀養得很好,可見的孔雀的適應能力很強,比較不需要飼主費心調整水的硬度高低。這也是許多人常說孔雀魚易于飼養的原因之一。
七、亞硝酸濃度
亞硝酸濃度的高低對于孔雀魚的生存也有相當大的影響,雖然孔雀對于亞硝酸濃度的適應遠超過其它的魚種但是一旦亞硝酸濃度過高,對于孔雀總是一種傷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水體,加上通常我們又以過高的密度飼養魚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時間內孔雀魚就集體暴斃,身為飼主的魚友們不能忽視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測試亞硝酸濃度的試劑販賣,可以輕易的測量出大概的數值。
要解決亞硝酸濃度過高的問題,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換入新鮮且除過氯氣的水,不過長期亞硝酸濃度過高,就必須考慮是否過濾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魚只飼養密度過高。
八、孔雀魚的飼料
1、人工飼料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人工飼料已經有相當多的種類,大致分為三種:
一、薄片飼料;
二、顆粒飼料;
三、冷凍飼料。這些飼料是屬于最容易取得也最容易喂食的飼料,此外還有專門為孔雀魚開發的飼料,也應該是大部分孔雀魚飼主當作主食的選擇,營養成份也相當完整。
2、活餌
活餌的使用一向都是毀譽參半,因為活生生的餌料營養價值,當然遠勝過人工處理過的飼料,但是伴隨而來的卻是安全性的問題,身為飼主的我們不可不慎,否則帶來的后遺癥會讓你覺得不如只喂食飼料就好!
目前最安全的活餌應該就算是豐年蝦吧!準備時間并不需要太長,也不需要太多的手續,不過孵化出來以后,應該盡快喂食,因為無節幼蟲最營養的就是剛孵化出來還帶著卵黃囊的時候,如果時間拖的太久,卵黃都已經被無節幼蟲吸收殆盡,因此營養價值就會稍微打點折扣。如果網友有孵化豐年蝦來喂食孔雀的習慣,如果有多孵的豐年蝦,可以將他冷凍起來,下次要在喂食的時候,只要解凍就可以用。
還有一種就是水蚤,可以用綠水繁殖,要注意的地方是剛從野外采集回來的水蚤最好不要直接拿去喂魚,因為水蚤是駝形線蟲的中間宿主,一旦被駝形線蟲寄生的話,可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解決的喔!況且野外采集到的水蚤,由于野外的水中可能細菌量較高,如果貿然進入魚缸中,也許會感染溫室里的小寶貝-孔雀魚。還有就是要注意你所得到的水蚤是哪一種,如果是屬于劍水蚤,由于有堅硬的外殼,比較不適合。
另外一些水族館最長用的活餌首推絲蚯蚓,絲蚯蚓的營養價值非常高,放一些在魚缸中,可以生存很久,讓你的孔雀不停的進食,因此孔雀魚會相當快速的成長,又可以當作藥餌,將藥物先喂給絲蚯蚓變成藥引,再給孔雀魚吃,效果相當不錯。
照這樣看來,絲蚯蚓應該是最完美的飼料,但是由于絲蚯蚓的來源都是從野外采集回來,雖然某些水族館會先殺菌處理,但是誰也沒有辦法保證絲蚯蚓的體內不會帶有寄生蟲的蟲卵,因此使用者不得不注意。
九、孔雀魚的喂食方法
從小孔雀魚誕生開始,愛魚的朋友就必須要忙著準備各式各樣的食物,小孔雀魚出生后很快就可以游泳、覓食,如果發現母孔雀即將臨盆,就可以開始準備孵化豐年蝦,等到小魚出生后不久,就會有一頓豐盛的
第一餐,不過記得喂食的量要注意,如果過多的飼料吃不完,會污染水質,造成反效果,如果手邊沒有豐年蝦卵、或是沒有孵化的經驗,也可以拿平常喂時成魚的薄片飼料,將薄片飼料磨成碎屑,小魚也可以吃得下去,要注意的就是投喂的餌料份量不宜過多,避免小魚吃不完而污染水質。
還有一種就是用煮熟的蛋黃,拿網子包住,在水中輕微晃動,數量不須太多。
因為太過營養,所以殘餌的污染將更為恐怖,如有需要應該在喂食完畢后,立刻準備換水。
通常在分出孔雀的性別之前,可以盡量喂食高蛋白質類的食物,但是等到公母魚可以分開飼養以后,最好不要讓公魚吃太多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公魚的腰身變得太粗,母魚就不須擔心,可以盡量喂食,讓母魚的體型變得更圓潤,不過如果喂食數量增加,換水的頻率也要相對有所調整,避免水質惡化速度過快,造成其中疾病滋生,危害孔雀魚。
通常成熟的孔雀魚各種飼料都會吃的很高興,不過要注意最好不要固定使用同一種飼料,可以偶爾變化一些口味,主要就是為了預防營養不均衡而造成問題。
十、控溫系統
孔雀魚能忍受的溫度范圍相當廣,約從18度到30度左右都可以接受,所以倒是不一定需要控溫系統,不過夏天如果真的很熱,最好能讓飼養孔雀魚的場所保持良好的通風,否則溫度太高容易造成孔雀魚新陳代謝速度過快,以成熟的母孔雀而言,代謝速度過快容易使體內鈣質加速流失,如果有加上產后失調,即有可能出現脊椎彎曲的情形,因此最好不要讓溫度高于30度,至于冬天的話,因為水溫降低,孔雀成長速度減緩,反而可以控制孔雀魚成長的速度,不會因為在長期加溫的情況下,提早耗盡生命。
一直讓孔雀魚生活在恒溫下也有一些后遺癥,例如對水溫的變化非常敏感,只要遇到停電,或是加溫器故障,都將造成不小的問題。
十一、底砂
飼養孔雀常用到的底砂應該算是水草缸常用的硅沙,其實孔雀魚的適應能力很強,通常只要使用中性的底砂就沒有問題了,有些人養孔雀喜歡使用珊瑚砂,因為珊瑚砂可以讓水質變硬變堿,營造出孔雀喜歡的環境,但是要也要注意不能讓PH質太高,否則也是會有反效果的;如果想搭配種些水草,就必須要考慮是否能接受這種水質,就版主而言,版主是以裸缸飼養孔雀魚的,這是為了繁殖孔雀,沒有鋪設底砂反而方便換水、可以清除沉積的糞便,不過這樣一來,沒有底砂緩沖水質的變化,比較適合稍有養魚經驗的朋友,而且最好能夠勤于換水照顧,不然也無法使孔雀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