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要經常換水嗎
養魚要經常換水嗎
養魚要經常換水嗎?有的魚友認為,養魚的水越清越好,以至于每天換大量的水;而有的魚友則主張,循環系統(理化、生物)良好時常年不用換水。

前者多為初級魚友,尚不知老水的奧妙,“水至清則無魚”。
而對于后者,盡管一些資深魚友可能是這樣做的,但我想并不容易做到。
因為,不論你的生物循環做得多么好,把所有的氨轉變成了硝酸鹽,由于水族箱的容積有限,硝酸鹽的累積濃度也會在不太長的時間內上升的較高,對魚的健康成長構成威脅。
那么養魚的水應該怎么換,多久換一次,之后的水應該怎么處理呢?
換水的量應如何掌握
首先明確一點,全缸換水只有在給魚治病才可能進行,在平時的管理中,應盡量避免全缸換水。
因為,魚已經適應了缸中的水質,全缸換水會使水質突然改變,令魚難以適應,養好的老水環境也會因此受到破壞。
許多新手的魚養不活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再說,全缸換水也浪費時間和水資源。
那么怎樣控制換水量呢?應根據所養殖的魚的品種、密度和過濾條件等因素區別對待。
對于裸缸,最好結合換水每天用虹吸管將缸底污物吸出,并添加適量新水。
對于水草缸可1星期換水1-2次,使用專用吸水管也可吸出部分砂中污物,每星期的換水量掌握在總水量的1/5-1/2左右。
對于不同的水質情況、不同的魚
種,換水次數、換水量也應有所區別。
如魚密度大、容積小、水質易混濁的裸缸,可能需要晝夜過濾、天天換較多水。
又如斗魚活動量小,喜歡老水,就應減少換水次數和換水量。
具體的換水量和換水次數往往需要在對一個魚缸的較長時間的管理中才能摸索出經驗。
對于草缸來說,每次的換水量不應多于1/
3,而裸缸則應更少。
如果你覺得所管理的魚缸每星期需要換1/2的水,那么你至少要分作兩次來換。
總的原則是,次數可多,水量宜少。
使水質穩定在一個適宜所養魚種的狀態即是我們的最終追求。
換什么樣的水
水有什么要求呢?當然最基本的是適宜養魚的水。
自來水應經過晾曬或除氯。
如果你養的魚對水質要求較高,硬度過高的水可以用摻白開水的方法降低硬度;酸堿度如果不合適可以用PH調高劑、PH調低劑調整至所需PH值環境。
加鹽的魚的換水,換水時應按換水量計算出用鹽量,放入添加的水中溶解后,再加入缸中。
應注意,由于蒸發的緣故,從缸中吸出的水量往往略少于添加的水量。
若長期按所加水量計算鹽的用量,可能導致缸內鹽度不斷上升。
度更是一個重要指標。
所添加的水的溫度與缸中水溫差別應控制在4度以內。
所換水量越多,溫差控制越嚴。
怎樣換水
何除污相結合。
在用吸管向外吸水時,盡量吸出缸底的污物。
水面有油膜或其他漂浮物時,盡量用茶缸等將其撇出。
如果養有孔雀等小型魚,換水是應注意應避免把魚帶出。
向缸中添加新水應盡量緩慢,給魚以適應的過程。
特別對于草缸,動作不慎就會將底沙中的物污揚起,使水體混濁。
可以將盛有新水的水桶放在靠近魚缸的高處,用一根細管將新水虹吸入缸中。
也可用一茶缸或瓷碗等舀滿新水平放入缸中,茶缸或瓷碗的水面與魚缸的水面持平時,將茶缸或瓷碗從側面傾斜撤出。
如此往復,直至將水加滿。
換出的水有什么用
如果你和我一樣,不但喜歡水族,而且還喜歡花草,那么就用換出的水澆花吧。
須知植物和水
族一樣,不宜直接用自來水灌溉。
一方面自來水中的氯對植物的根系有害,另一方面氯會殺死土壤中的有益菌,阻礙土壤的酸化,使土壤呈堿性。
我們現在種植的花卉多數喜歡酸性土壤,用呈弱酸性的老水澆灌是再合適也不過了。
神仙魚要經常換水嗎
養殖神仙魚的時候,水質是一個需要注意的因素。若是長時間不換水,水質會非常臟,神仙魚會容易生病;而且水中的溶氧量也會降低,神仙魚可能會缺氧。因而,在平時最好定期換。不過,換水也不用太頻繁,沒有必要每天都換。可以根據具體的水質狀態三天或者四天換一次,每次換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就可以了。若是沒有時間經常換水的話,還可以準備過濾器等工具清理魚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