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水體養殖甲魚方法
家庭小水體養殖甲魚方法
家庭小水體健康養殖的甲魚,外表、肉質無異野生甲魚,深受城鄉居民的喜歡。銷售價格保持在每公斤140~160元左右,且供不應求。

一、選好品種
根據大眾百姓的喜歡和市場的需要來選擇,目前甲魚品種五花八門,但整體來講,甲魚個體重500~1000克,體型較瘦身,顏色以黃綠色為主,背部有黑黃色相間的花紋斑,腹部底呈淺黃白色,且無花點。這類品種雖比背部無花紋,腹部有星點花紋的甲魚生長慢,但其肉質和食味都比后者優,因而價值和價格都較好。
二、把好水質關
水質好壞直接影響到甲魚的養殖效果,池水過肥甚至有臭味,不但對甲魚生長不利,而且影響到其肉質味道。一般情況下,每隔一星期左右往池里注一次清凈的河水,總量約占原池的四分之一。定時清洗食臺殘物。另外,池中種植約占全池一半的水葫蘆。這樣一方面可以凈化水質,另一方面為甲魚提供隱蔽清靜處,盡量滿足其自然的生活習性。
三、做好防病工作
排灌方便,防逃設施較好的池塘,每平方米放養大小規格基本一致的甲魚苗2~3只。平時每隔15天左右每立方水用30~50克比例的生石灰全池潑灑一次。無十分特殊情況,禁止下池塘踩、捕甲魚。同時,用竹排搭幾個曬臺,供甲魚曬背。
這樣飼養甲魚雖然周期較長:
從種苗到500克的商品甲魚約需3周年,包括兩個冬眠期,但其經濟效益較好。每公斤飼料成本和種苗費不超過60元,余者就屬于收入。該辦法適于家庭小水體養殖,對現階段的種養業來說,是較好的一個項目,值得提倡。
甲魚的養殖方法與技術
1、選擇位置:
甲魚雖然性格兇猛,但是它們的膽子比較小,養殖的環境要保持安靜。養殖的池塘需要建在地勢平坦、水源充足的地方。池塘的底部還要鋪上水泥,這樣效果會更好一點。

2、生活環境:甲魚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比較強,所以養殖的環境不需要刻意控制。但是它們喜歡在干凈清澈的水中生活,養殖它們的水質一定要保持潔凈。平時要注意換水,還要盡量避免雨水和其它水流的污染。
3、食物種類:甲魚是雜食性的魚類,養殖它們的時候,最好結合多種飼料一起投喂。主要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常見的豆渣、麥麩、蔬菜、水果等都是比較合適的,再搭配一些小魚、小蝦、蚯蚓等。也可以準備一些合成的飼料,可以保持營養均衡。
甲魚養殖
甲魚池的建造
選環境安靜、無噪音,既交通方便、接近電源,又離水源近而無污染的地方。
以東西向長方形為宜。
鱉喜靜怕聲、喜陽怕風、喜潔怕臟。
建池地宜選擇環境幽靜、避風向陽、排灌方便的池塘作為養殖基地。
如果是自繁、自育、自養的養鱉場就要考慮新鱉池、稚鱉池、幼鱉池、3齡鱉池、成鱉池5種鱉池配套建設。
塘底沒沙性土的要摻一部分沙性土,塘邊和池邊分別建曬臺和餌飼臺供鱉曬背和攝食之用,四周建好防逃墻,磚砌、石棉瓦豎置均可,高度1m左右。
苗種放養
鱉苗來源,一是工廠化育苗和專業戶批量生產的,二是市場上大小不等的野生鱉。
不管哪種鱉苗進池時一定要分級暫養15天左右,待適應環境后再投入養殖池。
放養密度根據池塘和其他因素而定,畝投2~3齡幼鱉100~
150kg,最多不得超過200kg。
飼料投放
以前養鱉業的(鮮魚、蝦等),但價格昂貴,且質量有的不合格,鱉吃后易患腸炎。
科學養鱉的方法是采用天然餌料。
如可到附近飯店、食堂搜集丟棄的畜禽內臟、殘料、下腳料;在天然水域捕撈螺、蚌、小魚蝦、各種水蚤;利用天然或零星土地,養殖泥鰍、福壽螺;利用溝埂、池坡養殖蚯蚓;誘蠅育蛆;培育昆蟲等。
在鱉喜食的餌料中,添加少量植物性餌料,如麩皮、玉米粉、豆渣及少量瓜類和微量元素,加工攪拌混合后投喂。
調節水質
鱉雖用肺呼吸,但大部分時間生活在水中,因而水質好壞對鱉生長仍十分重要。
幼鱉宜保持水深
0.3~
0.
4m,每隔3天換水1次,每次換水量1/
3,水色以綠色狀態為好,使其相互隱蔽,減少互傷機會;亦可在水中放少量水浮蓮!水葫蘆等綠色植物,以利改善水質。
成鱉池每4天換1次水,每次換水量1/
4,保持水質清新,溶氧充足,肥度適當。
注意事項
每天早晚兩次巡塘,檢查防逃設施和敵害情況了解鱉吃食和水質情況,如發現問題,一般在投餌料后2小時內及時處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