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魚頭洞病初期圖片
ID:2479872025-05-14關注人數:3210
鸚鵡魚頭洞病初期圖片
鸚鵡魚頭洞病也被大家叫作頭部穿孔病,是最常見的鸚鵡魚疾病之一,營養不良和水質太差是該病的主要誘因。

鸚鵡魚頭洞病癥狀初期表現為小孔,大都分布在頭部,然后小孔慢慢變大并流出白色濃狀物,此病會傳染,應該隔離治療。有條件的飼主可以在病魚的水中添加硫化和鎂碳酸鈣,這樣能加快鸚鵡魚康復的過程及預防患頭洞病。
鸚鵡魚夏天用加熱棒嗎
養鸚鵡魚,夏天不需要開加熱棒,因為夏天一般室溫在20度以上,魚缸水溫不需要靠加熱棒來增溫,有時溫度高時還需要靠換水降溫。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鸚鵡魚是雜交出來的魚類,先天性的嘴唇無法閉合,吞吐水流的能力較差,所以它們依靠水流和鰓部交換而獲取氧氣的能力是比較弱的。如果魚缸內不安裝氧氣泵,水中的溶氧量就會減少,鸚鵡魚就會缺少氧氣。所以在飼養鸚鵡魚的過程中,雖然夏天不用開加熱棒,但氧氣泵是必須要有的,因為這樣才能保證它們正常的生長。

鸚鵡魚不吃食怎么回事
導致鸚鵡魚不吃食的原因是比較多的。水溫的變化,水質的惡化、魚飼料劣質不合口味、鸚鵡魚生病等等,這些情況也都會導致鸚鵡魚不吃食。恒定水溫、調節水質與飼料都是比較容易的,但是如果是生病的原因導致鸚鵡魚拒食的話,就要引起重視了。能引起鸚鵡魚拒食的疾病主要是細菌性腸炎。
引起腸炎的主要原因是吃了不清潔的食物或攝食過飽、腸道脹飽、排泄受阻,最后由細菌感染腸道引發腸炎。病魚常常腹部膨大,呈現紅斑,肛門突出,魚體呈呆滯,停在水族箱角落不動,體肌作短時間的抽搐,不進食,糞便白色。
治療腸炎的方法較多。市場銷售的藥物也較多,內服藥如納克菌、魚服康、磺胺胍等,外用藥如浴菌潔、呋喃西林、慶大霉素、土霉素、痢特靈等藥物經稀釋后潑灑或浸浴,均能取得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