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有哪些皮膚病
貓有哪些皮膚病
貓咪常見的幾種皮膚病如下:

1.膿腫
成年后的貓常因地盤或配偶爭奪而引發激烈的打斗,因此負傷在所難免,一旦發生感染,常可在頭、臉、尾根部發現皮下組織產生膿腫、潰瘍、疼痛、發熱的癥狀。因此貓咪一有外傷,因及早治療以防再次感染;若有化膿情形,就必須開刀排膿,以免傷口繼續擴大。
2.錢癬
錢癬的病原為會感染人類的霉菌,因其會有圓形錢幣狀脫毛因而稱之為錢癬,有時會于頭、耳、腳、背產生皮屑,結硬疤、趾甲變形、鱗狀斑點,或根本無任何癥狀。本病須靠獸醫師確診并治療,此外病貓的床墊、皮帶、頸圈等用具須徹底消毒,以免殘留孢子,繼續感染貓咪或人類。
3.過敏性皮膚炎
貓咪可能因其體質的差異,當吸入、食用到某些過敏原,如:食物、跳蚤、花粉、藥物時就會產生過敏性皮膚炎,常見癥狀為濕疹、紅腫發癢、痂皮或干燥有皮屑、脫毛;食物過敏所引起的濕疹常見于頭、頸、耳翼、下腹、大腿。獸醫師會給予一些抗過敏或止癢藥物舒解愛貓的不適,但最重要的是畜主須細心留意與獸醫師配合,幫愛貓找出過敏原。
4.腫瘤
貓皮膚上常見的腫瘤有小型肉疣、粉疣腫、皮質腺腫、耳垢腺腫,以及白貓較常見的扁平上皮細胞癌等等。腫瘤有分良性與惡性,惡性腫瘤即所謂的癌癥,會引起出血、一旦觸摸到皮膚有硬塊,因盡早請獸醫進行病理檢驗,即早判定。
5.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性皮膚炎的致病原因是因直接接觸到清潔劑、藥物、肥皂、除蚤項圈等化學藥品、刺激物所致,癥狀與過敏性皮膚炎相同,會發紅、發癢、濕疹;若因抓傷、咬傷而造成二次感染,皮膚就會潰爛而難以愈合。不過因其僅會在接觸處部位發生病變,因此較易找出罪魁禍首。治療方式為去除過敏原,涂抹獸醫師的處方藥膏、防止貓咪舔抓,必要時配戴伊麗莎白頸圈防止其舔食患部,加重病情。
6.脂漏性皮膚炎
本病又稱為尾腺亢進癥,在食欲旺盛、肥胖且未去勢的雄貓較容易發生,可能病因為荷爾蒙分泌失調導致油脂腺分泌過多所致。貓尾根部會因油脂分泌過多而使體毛凝結在一起,形成鈕扣狀圓形,病貓會有強烈體臭、耳垢增多,下巴、眼瞼、趾間有類似油脂凝固的發炎、化膿。病貓須增加洗澡次數,飲食限制脂肪含量或幫貓咪減肥。
7.粉刺
貓咪也會長粉刺?沒錯,有些貓咪會因皮脂腺分泌旺盛引起發炎,而在下顎出現黑頭粉刺、膿皰或小膿腫,除請獸醫師診治外,飲食生活的改善也是十分重要的。
8.神經性皮膚炎
有些較神經質的貓咪會因環境的改變而引發過度舔舐身體,導致皮膚紅潤、發疹、脫毛,因此又稱為舐性皮膚炎,在四肢外側最容易發生。本病的病因可能與神經質、荷爾蒙不平衡、遺傳基因都有密切的關系。除了以鎮定劑治療外,消除緊張原、給貓咪一個真正舒適的生活空間才是真正治根的方法。
9.日旋旋光性皮膚炎
因貓咪本身體質的問題而對紫外線過敏所產生的皮膚炎,尤其是淡白色毛發的貓較易發生,于耳翼、鼻鏡發生紅腫、瘡痂、潰爛的現象,若病情繼續惡化,可能會因此導致癌癥。
貓咪拉稀有哪些原因
貓咪大便稀可能有以下原因:
首先,滴蟲感染,當貓咪被滴蟲感染會引起拉稀,甚至拉血,建議做糞便檢查。

其次,貓瘟病毒感染也是會拉稀的,如果貓咪抗體不夠就可能會被病毒感染,建議做一下貓瘟病毒檢測,再進行治療。
除此之外,菌群失調也是會引起拉肚子,建議調節貓咪的腸道菌群。
貓胺膏的作用有哪些
貓胺膏的作用有預防和治療貓鼻支。貓胺膏是一種營養保健品,能夠增強貓咪的身體抵抗力和抵抗病毒的能力,還有治療貓鼻支、感冒等的作用。
貓胺是一種以賴氨酸為主要成分的營養保健品,主要用于貓鼻支的防治,可以增強貓咪的抵抗力和抗病毒能力,治療感冒、咳嗽、流鼻涕、貓鼻支(皰疹病毒)等??人?,打噴嚏,流淚,結膜炎,食欲減退,體重下降,精神沉郁,鼻腔分泌物增多都可以吃貓胺,它能夠防止皰疹病毒復制,從根本上抑制病情的發展,在感染貓鼻支期間,服用貓胺可以幫助貓咪加快恢復,縮短治療過程,減少貓鼻支后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