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肢體語言解
貓的肢體語言解
貓耳朵抬起,胡須放松,瞳孔無變化,尾尖抽動,表示心情不錯;主人郁悶時,貓跑過來,摩擦主人的腿并用尾巴盤繞,表示貓咪在安慰主人;母貓?zhí)Ц咄尾?,后腿踏步,表示母貓向公貓求愛?/p>
貓咪日常的肢體語言
貓耳朵抬起,胡須放松,瞳孔無變化,尾尖抽動:
“心情不錯,但是還不是很滿足?!?/p>
在見到新事物時,兩耳翻向后面:“不要?!比绻鞘澄?,表示貓不喜歡吃。如果是陌生人或動物,貓是表示不歡迎。
人或動物回到家,貓湊上去,豎起尾巴,發(fā)出溫柔的聲音:“歡迎回家,我們是一窩的!”
貓發(fā)出“喵喵”的叫聲,叫一聲變戛然中止,嘴巴張著并不馬上閉起來:“我想要那個……”如果是在食物、冰箱、食盆面前叫一般是要求食物,在房門面前叫是要求出去玩。
貓昂首挺胸地行進,尾巴豎起來,上部彎曲,呈問號形:“我很友善,而且很自信,我愿意跟任何人交朋友”貓的這個動作常被用來形容志得意滿的、剛踏上社會的年輕人驕傲自信的神情。
貓遇到人或動物,用耳根和后背蹭對方,或用尾巴盤繞對方:“我們交個朋友吧。”
貓咪和主人時的肢體語言
主人郁悶時,貓跑過來,摩擦主人的腿并用尾巴盤繞:“主人,我老安慰你?!边@是貓察覺到人郁悶心情的表現(xiàn)。
在吃飯的時間,在主人面前講尾巴豎直伸起來:“給我食物!”許多貓對陌生人也會這么做。
在人坐著的時候跳到人身上:“主人是可以依賴的對象!”
用爪子放在人或動物手臂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貓表示愿意建立攻守同盟。這個肢體語言與人、狗都一樣。在主人撫摩貓后,貓的尾巴豎起來振動一下:確認與主人的特殊關系。這表示貓認為撫摩它的人是“特殊的”,其他偶爾給點食物的人所不能與之相比。
在主人撫摩貓以后,貓?zhí)蜃约罕粨崮Φ牡胤剑贺堅谟洃浫说奈兜?,因為它擔心與主人分開后找不到主人。許多人誤認為這是貓嫌棄自己臟。
貓在近距離盯著主人的眼睛,盯一會兒之后瞇上眼睛,再緩緩睜開,一直望著主人:相當于人類的“飛吻”。貓只有在特別親近主人又覺得心滿意足時才會這樣做。
貓跑到主人身邊,鉆到主人看不見的地方,不停地喵喵叫:“我沒臉見人啦!”貓一般在羞愧或者闖禍后這樣做。
在主人訓斥貓時,貓坐在地上左看右看,就是不抬頭看主人:“不敢直視主人的眼睛。?!必堃呀?jīng)知道自己的錯誤,有悔改之心。這個動作常被人誤認為是不理會主人的訓斥。相反,抬頭直視主人,表示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在主人有疾病反應是,貓湊過來溫柔地叫,或者拍、蹭主人:“我知道你在生病,我來安慰你……”貓通常在自己得過相同癥狀的傷病之后才能理解主人的病痛,比如得過感冒的貓,會在主人打噴嚏時湊過來。
向主人獻上獵物:如果貓追著主人勸主人接受獵物,貓更可能是在嘗試學習喂養(yǎng)小貓。如果貓將獵物整整齊齊地碼放,自己呆在獵物前等候主人,則表示貓更多的是出于對主人的尊敬。
母貓的肢體語言
母貓?zhí)Ц咄尾?,后腿踏步:母貓向公貓求愛?/p>
母貓在公貓面前滾動,腳趾張開,伸展爪子:表示母貓還未懷孕,繼續(xù)求愛。
母貓在小貓能自己走路后,將尾巴水平伸直:要求小貓自己走路,從尾巴尖方向朝尾巴跟方向前進。
小貓的肢體語言
小貓四處尋找,想要靠在什么地方,不停地喵喵叫:小貓覺得自己孤獨。一般而言,需要找到其他的小貓,彼此靠在一起時才能安心,停止叫喊。
小貓尾巴向上筆直豎起,屁股對著母貓或主人,發(fā)出喵喵的叫聲:小貓拉不出屎來,需要母貓?zhí)蚱ü?。如果沒有母貓,主人可以用濕棉簽涂擦小貓的屁眼。
小貓尾巴豎起來,耳朵朝前:小貓已知道母貓的要求,正在執(zhí)行。
貓咪肢體語言代表的含義
1、貓的尾巴豎起并大幅度顫抖表示它即將發(fā)怒,離炸毛只有一步之遙。
2、貓咪仰面躺著發(fā)出咕嚕聲說明它此刻非常放松,也許是要你揉揉肚子。

3、貓咪的耳朵朝前豎著,說明它們對眼前的人非常好奇。這時候你可以慢慢伸出手,看看貓咪是否會接近。性格害羞的貓咪會小心地聞一下,而釋出善意的貓咪可能會蹭一蹭你的手。
貓的肢體語言
貓咪跟人不一樣,不會說話,但會利用肢體動作來表現(xiàn)情感。所以貓奴們更應該知道貓咪各種肢體語言的意義,才能更了解自己家的貓咪現(xiàn)在情緒究竟如何。貓咪的肢體語言,可通過臉部表情、耳朵位置、尾巴的擺動以及肢體動作來觀察。
放松/安心
貓咪待在對它來說熟悉且安全的環(huán)境(如家里)中時,身體肌肉以及臉部表情的線條呈現(xiàn)放松狀態(tài),尾巴慢而有規(guī)律地擺動,有些貓咪的喉頭甚至會發(fā)出呼嚕的振動聲音。呼嚕的振動聲是貓科動物特有的聲音,大部分在貓咪感到放心的時候才會發(fā)出。有些
第一次養(yǎng)貓的貓奴聽到貓咪發(fā)出呼嚕的振動聲時,還以為是貓咪生病了呢!
磨蹭
大多數(shù)人會將貓咪的磨蹭動作認為是撒嬌的行為,但其實是貓咪為了留下它們的氣味。貓咪的臉部或是身體其他部分的皮脂腺會分泌腺體,當它們在磨蹭時,也把這些味道留在物體上,表示這個物體是它們的,或是對地盤的劃分。此外,貓咪待在留有自己味道的地方時,也會比較安心。人的手腳或堅硬物體的邊緣等,都是貓咪會磨蹭、留下味道的地方。
不高興
有些貓咪不高興時,表情并不會有正常貓咪緊張或害怕時的樣子,耳朵只會稍微往后或是在正常耳位,背部及尾巴的毛也不會豎起來,身體大部分還是呈現(xiàn)放松狀態(tài),不過,尾巴會快速地左右擺動。但當讓它不高興的動作一直持續(xù)時,貓咪可能會出現(xiàn)輕咬或是用前腳拍打的動作。
緊張/害怕
貓咪在緊張或很害怕時,瞳孔會放大變圓,耳朵會往后或是往旁邊下壓,臉部的表情變得僵硬,眼睛不時地注意讓它緊張的人和事物;身體會壓低,有時甚至會趴下,尾巴會卷起在兩腿之間。有些貓甚至會做好逃跑的準備。
生氣
貓咪生氣時,瞳孔一樣會放大,呈圓形。背部及尾巴的毛發(fā)會因豎毛肌收縮而全部豎起來;尾巴的毛豎起來像奶瓶刷,也有人形容像松鼠的尾巴,而背也會微微弓起像座山;總之,貓咪會讓自己的體型看起來很大,以威嚇敵人。此外,臉部的表情會更夸張,有些貓甚至會嘴巴張開,露出牙齒并發(fā)出嘶嘶的哈氣聲。如果對方有進一步威脅的動作,貓咪會伸出前腳攻擊。
攻擊
當貓咪害怕或是生氣到一定程度時,會做出攻擊行為,貓咪的攻擊動作一般是伸出前腳及指爪拍打,有些貓咪則會主動向前撲,除了前腳的攻擊外,還會有咬的動作。因此,在貓咪已經(jīng)很生氣時,別再刺激它,讓它的情緒慢慢穩(wěn)定下來。
睡姿
從貓咪的睡姿也可以看出它現(xiàn)在的情緒狀態(tài)。
沒有防備的睡姿
露出肚子的大字形睡姿。此時的貓咪處于最放松且完全沒有防備的狀態(tài),也表示它對于環(huán)境感到非常安心。
解除警戒的睡姿
原本趴著的貓咪,對四周的環(huán)境開始放心后,便會將四肢伸直,頭平躺在地上,露出一半肚子。此時的貓咪也是進入放松的狀態(tài)。
趴坐式的睡姿
貓咪呈現(xiàn)趴坐姿勢,前腳往身體里面彎曲,頭抬高并且閉上眼睛睡覺。此時的貓咪是半放松狀態(tài),頭抬高是為了隨時注意周圍的狀況,不過因為腳是彎曲的,因此遇到危險沒辦法立即起身。
警戒的睡姿
貓咪將身體蜷縮成一團,并將頭靠在前腳上睡。這個姿勢常見于野外的貓咪或是個性較容易緊張的貓咪。為了保護自身的安全,因此不會將自己的肚子露出來,且一旦有危險,頭可以馬上抬起來察看。不過,天氣寒冷時,貓咪也會出現(xiàn)身體縮成一團的睡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