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貓咪長期挨餓會得脂肪肝
為什么貓咪長期挨餓會得脂肪肝?
貓咪挨餓容易得脂肪肝是因為貓咪的代謝機制比較特殊,需要大量的蛋白質,所以如果長時間沒有進食,就會導致體內所剩脂肪轉化成能量,但肝臟卻又無法消化,從而在肝臟附近堆積,導致肝功能出現障礙。

脂肪肝是貓咪常見病的一種,當貓咪患病時,很多主人都會認為是因為貓咪攝入了過多高脂肪的食物,但其實并非如此。貓咪與人類不同,它們患上脂肪肝只要是因為長時間沒有進食。貓咪的腸胃比較特殊,而且它們是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有著屬于自己的代謝機制,對于蛋白質的需求很高。當貓咪長時間未進食,其體內數量不多的肝糖原以及蛋白質被消耗完之后,身體就會開始利用儲存在肝臟的脂肪產生能量。但肝臟又不能及時代謝掉因分解脂肪而產生的脂肪酸,所以就會轉化成三酸甘油囤積在肝細胞周圍,逐漸形成脂肪肝,進一步影響肝功能。
為什么貓不吃東西會得脂肪肝
貓咪脂肪肝是一種常見的貓咪特有的肝臟疾病,也被稱作貓的肝臟脂肪沉積癥。
貓咪在長時間不吃東西的狀態下,身體能量不足,那么為了維持身體需要的能量,機體就會分解脂肪,使脂肪變成脂肪酸,并且送到肝臟氧化分解。但是在脂肪酸進入肝臟細胞后,需要L肉毒堿參與氧化,然而因為貓咪長時間不吃東西,導致L肉毒堿相對或者絕對不足,那么脂肪酸就沒辦法分解掉,從而只能在肝臟中蓄積起來,當肝臟脂類物質含量超過貓肝臟總重量的5%時可導致脂肪肝。

貓咪脂肪肝可以分為兩種類型:
原發性和繼發性。
原發性脂肪肝一般因為外界壓力造成的,像搬家、突然換糧、同伴或者主人離開等。
繼發性脂肪肝是貓咪身體中的一些疾病造成的,像腸胃疾病,糖尿病,膽管肝炎等,都會降低貓咪食欲,造成脂肪肝。
貓為什么會得脂肪肝?
貓患有脂肪肝和主人長時間不合理的喂養分不開,傳染性病和肝炎等疾病也會導致貓患有脂肪肝的。
貓咪是純粹的肉食動物,對動物蛋白的需求量很高。當貓咪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出現厭食狀況時,蛋白質和熱量的供給就無法滿足機體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需求,出現蛋白熱量營養不良。為了讓身體能夠得到足夠能量,貓咪體內的脂肪開始分解。脂肪酸在部分貓咪的肝臟內無法被氧化,更不能被吸收,最終只能沉積在肝臟,形成脂肪肝。
如果是在初期,貓咪容易出現精神沉郁,嗜睡,全身無力,行動遲緩,食欲下降或突然廢絕,體重減輕,脫水等癥狀。撫摸它的身體,會感覺到體溫偏高。發病后期可見黏膜、皮膚、內耳或齒齦黃染。肝明顯腫大,可是用手按壓,貓咪也不會出現什么明顯的反應。少數情況下,有的貓咪會出現肝性腦病。
在護理上我們要給貓咪多喂富含水分、維生素、氨基酸與肉類的食物。提高貓咪對食物的興趣,罐頭是貓咪非常喜歡的一類食品,在罐頭里加些復合維生素與蛋白質粉,這樣可以加強對貓咪機體的營養供應。給貓咪開具一些保肝類的藥物。這些藥物的作用主要是用來輔助脂肪肝的治療,鞏固前期的治療效果。